泰兴农村商业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党的建设>详细页面

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学习(十四)

来源: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

undefined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1992年|1月

地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事件:邓小平南方谈话

简介: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一路走,一路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资”还是姓 “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10月12日

地点:北京

事件:中共十四大

简介: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

1993年|3月5日

地点:北京

事件: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

简介: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等。全会认为党政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条件,必须抓紧进行,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1993年|3月15日

地点:北京

事件: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简介:李鹏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宪法,肯定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肯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

1993年|4月27日

地点:新加坡

事件:汪辜会谈

简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海协与海基会的会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有关两岸关系的四份协议。汪辜会谈是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进行的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会谈。

1993年|11月11日

地点:北京

事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简介: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等举措,这些主要环节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3月8日

地点:北京

事件: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简介: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修正后的章程在有关段落和条款中补充了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并把参政议政列入政协的主要职能。

1994年|9月25日

地点:北京

事件: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

简介:会议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并决定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等重大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彻底完成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胜利过渡。

1995年|3月5日

地点:北京

事件: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简介:李鹏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切实加强农业,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改革,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上期重要事件

地点:北京

事件: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

简介: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于1990年3月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当前特别要注意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