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农村商业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党的建设>详细页面

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学习(十)

来源: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4日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新局

 

 

1970年|

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

简介: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97198日,林彪下达了发动武装政变的手令,企图杀害毛泽东主席。阴谋败露后,林彪、叶群、林立果于913日乘飞机外逃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

1973年|8

地点:北京

事件:十大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8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倾错误。党的一大以后,江青与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企图全面算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1975年|1

地点:北京

事件: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简介: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5113日至117日在北京举行,2885位代表出席。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再次发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号召。会议还听取了《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这使身处反复动乱中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又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

1975年|

地点:全国

事件:全面整顿

简介:1975年初,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全面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顿。经过全面整顿,形势明显好转。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5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大多数产品产量指标按照四五计划基本完成。

1976年|

地点:北京

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简介: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毛泽东逝世前后,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活动,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深感忧虑。10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四人帮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1014日,党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兴高采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党和国家的工作开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7年|8

地点:北京

事件:十一大

简介:19778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党的根本任务是要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大会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大会新产生的中央委员会选举华国锋为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

1978年|5

地点:全国

事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简介:19785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文章鲜明地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这篇文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

地点:全国

事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简介: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到困难。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很快调动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借地中得到启发,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体制的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 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了手印。小岗村创造的包干到户,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四川、甘肃、云南、广东等省份的一些地方也放宽政策,采取了类似做法。这些大胆尝试,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1980 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农民的改革创举。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了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1982年,党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

1978年|12

地点:北京

事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简介:197812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全国范围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决定从1979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

1978年|12

地点:全国

事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中央到地方,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推开。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影响最大的是1980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议》彻底推翻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到 1982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全国共纠正了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他们心情舒畅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或担任新的领导职务。

1978年|12

地点:全国

事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借鉴农村改革中扩大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经验的基础上,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开。1979 5月,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 8家大型企业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到 1980 6月,参与改革的企业增至 6600个。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城市改革逐步推向经济责任制方面。1981年春,改革首先在山东省的企业中试行。此后,经济责任制很快推行到全国 3.6万个工业企业。商业流通体制的改革也在展开。从 1979年起,国家重新限定农副产品的统购和派购范围,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规定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贩运。这为加快城乡商品流转创造了有利条件。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开始进行。1979年,全国出现知青返城大潮。为了缓解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方针,开启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改革。在这种情形下,个体户应运而生。1981 10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